发布时间:2025-10-15 18:15:13    次浏览
潘光旦不时见到报刊上辟有学林轶事、名师逸闻一类的栏目,其中的文字虽然是小说笔法,也不宜不注重历史的真实。有关作者不论亲历与否,不可仅凭道听途说,任意描写;若是后人转述历史故事,也须谨慎查明根据,避免以讹传讹。关于我的父亲潘光旦,我就看到过一些失真的描述。例如有人说他在招生办公室办事,坐着轮椅转来转去,事实是他平日只拄双拐行走,从未坐过轮椅,那时候也没见谁有轮椅;有人说他在西南联大上课的时候,不停的抽香烟,事实上他平时只抽烟斗,从不抽香烟。近来又在网上反复出现摘自某书的关于他吃老鼠肉的一段逸事,描写的情节和事实本身有较大出入。今将我所知的食鼠肉经过叙述于下,以便读者了解事情真相。抗日战争期间,他任西南联大教授。大约在1939年,我家住在昆明青莲街学士巷1号(翠湖东边,俗称逼死坡之下)。其时从外地迁居昆明的人都感到当地的老鼠特别多,特别大。有的人家养猫,有的人家则设老鼠夹子捕鼠。一天我家的老鼠夹子夹到一只比较大的老鼠。我父亲生性不拘泥于常规,遇有机会,对新鲜事物有兴趣去尝试或探讨,在食物方面也是一样。这次他决定尝试一下吃鼠肉。老鼠不属于普通人日常的食物,况且总看见它在墙角或阴沟里钻来钻去,一般人会觉得它很肮脏,忌讳它不卫生。所以听到我家要吃这只鼠,同院住的沈履、庄前鼎、赵世昌(均清华大学教职员)三家邻居反应都不积极,其中以庄前鼎教授夫人周撷清负面反应最强烈。她听说后惊呼起来,表示她绝对不要尝一口,逃回自己家去。在我家内部则没有异议。我母亲不反对此事。我们家的小孩们平日受的教育就是在饭桌上什么都得吃,不许挑挑拣拣,不许磨磨蹭蹭,对此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我的老保姆温闰珍平日煮饭烧菜,这次也毫无怨言。她处理了这只鼠,剥皮去内脏,收拾得很干净,切块红烧。我们全家人分而食之。我感觉和吃鸡肉、兔肉差不多,并无异味。吃过之后也没人因此害病。我家食鼠肉只此一次,传闻却很广,以致于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还提到说:“还有潘光旦吃耗子肉的事,也盛传一时。他的兄弟……在重庆,听说他吃耗子肉,赶紧汇了一点钱来,叫他买猪肉吃。其实潘光旦并不是为了嘴谗,而是为了好奇。”叔父是否为此寄钱来我不知道,但冯先生所说情况比较符合实际。至于有人说什么捕得硕鼠十多只、邀来研究心理学的同事和学生数人分享,为了学术研究、夫人勉为其难等等情节,就全属于传闻失实了。这以后日军空袭频繁,大家疏散去郊区,我家搬到昆明西郊大河埂租农家房居住。据我三妹乃和回忆,又吃过一回松鼠肉。有一天我家养的褐色花狸猫从房前的大窗口跳进屋内,嘴里叼着一只被它咬死的大松鼠。当时父亲正在家中,决定尝尝红烧松鼠肉。老保姆去拽那只松鼠,猫却怎么也不肯松口。最后只得切了一块生牛肉扔在它面前,它立刻放弃松鼠去吃牛肉。乃和说那次吃到了非常美味的松鼠肉。 1946年秋迁回清华园居住。据四妹乃谷回忆,回到清华不久,汤佩松教授在校园外荒芜的地方猎获一只狐狸,分了一条狐腿给我父亲。我家又吃了一次红烧的狐肉,也很好吃。那时候乃和已在城里住校读中学,周末回家听说这件事,为自己没吃到狐狸肉深感遗憾。今天回忆这些事,只为说明当年的情况,决不是要提倡大家都去吃这些东西。写到这里,偶然翻阅到汪曾祺先生所作《四方食事·口味》,他的结论是:“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联想到现在的一些青年人,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离开了家,离开了大城市,很难适应各种各样的新环境。竟然有大一新生不能吃学校食堂的饭,家长要另雇保姆给他做饭吃的。有的学习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生,去做田野调查,却不能和当地老百姓吃一样的饭,就很难和访问对象打成一片,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我们虽然不必要求现在的青年人去重过前辈的艰苦生活,吃前辈所曾吃过的东西,但是应该训练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具有前辈的这种肯尝试的精神。我们兄弟姐妹分别经历过上世纪40年代住校上小学、中学、大学,那时候学校食堂的伙食菲薄粗陋,和今日的相比真有天壤之别,50、60年代又多次的下乡下厂、到边疆去工作,一直是“什么都能吃”的,就得益于从小受到的这种“什么都得吃”的家庭教育。———————————————————给你一道推理题,让你的大脑活跃起来吧!抚顺一小猫半夜说话为哪般?抚顺市东洲区千金乡邓家村居民尹奶奶家里有一只外国血统的猫竟然开口说话了!而且还会很多词语,这一新鲜事不仅吓坏了尹奶奶,也惊呆了众多网友,人们对喵星人开口说话一事的讨论不绝于耳。猫会说话?这是真的吗?尹奶奶平时非常喜欢小猫,老伴去世了,儿女又经常不在身边,去年在国外的儿子带回来一只带外国血统的猫崽给自己,刚开始养的时 候 并无多大异常。但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猫竟然时不时的会发出一些诸如“奶”、“奶奶”、“干啥”、“拿”的词语,尤其是在每天下午五点和凌晨三四点 的时 候。这让尹奶奶又惊奇又害怕,尹奶奶把这件事情告诉儿子,儿子说自己得了幻想症,还想要带老太太去看医生。一日,老太太家中来一位年轻人,她自称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想亲自探寻一下尹奶奶家的猫会说话究竟是不是真的,尹奶奶欣然应允。一连待了两天,记者都没 有 发现什么异常,连屋子里监控录像回放也看不出这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每天的活动仅限于吃饭、睡觉,甚至很少发出叫声。问尹奶奶是怎么回事,她只是 讲猫 是怕生罢了,再熟悉两天就好了。记者带着半信半疑的心又住了三天,有一天晚上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当 天夜里凌晨两点多的时候,记者守在监控机旁观察猫,发现猫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呼呼大睡。 而是瞪大了双眼四处张望,因为是黑夜,监控里猫的眼睛投射出了绿色 的光,看的记者心里有点发怵,但为了弄清楚事实真相,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下去。这时,只见那只猫突然站了起 来,蹑手蹑脚的开始在屋子里乱转,走了好一会也不见停下来,弄得记者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在记者思索这只猫究竟要干 嘛时,监控器里猫的身影竟然 消失了。记者操控摄像头扫过客厅每个角落也不见踪影,无奈只好走出屋子看个究竟,还没打开房门,记者就听见房门有异常的响声, 她深吸一口气一把推开门, 竟看到猫蹲在门口,对着她喊“拿”。记者吓得腿一软做了下来,尹奶奶这个时候闻声赶了过来,拿来了猫的猫砂,并安抚记者告诉她是 猫想排便了,记者看着眼 前真的会开口说话的猫,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天,记者立马带着这个消息回了电视台,并找到了相关专家咨询这件事,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提示1:不要去相信网上那些答案!现在网上很多答案都是错的!当然如果你能搜到的话 嘿嘿!提示2:各位大侠,千万不要急着看答案哦,要先自己琢磨,再进行查看答案哦!想知道答案?微信关注【世纪历史】公众号,回复“小猫”二字即可查看答案。关注后,每天还能收到有趣、有料的精彩资讯,免费订阅哦!(微信搜索“世纪历史”即刻揭晓答案噢!)微信订阅号:centuryhistory(微信名:世纪历史),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史类公众号,中国历史文化传承领导者。致力于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细节探求,给读者一个正确的世界认识。